(大纪元记者李言综合报导)全球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选择绕开中国市场,转而投资于其它新兴国家。分析显示,随着美国和欧洲投资者对中国这个亚洲巨大市场日益警惕,在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资产大幅飙升。

路透社报导,今年以来,投资者对中共的厌恶情绪有所加剧,原因包括中国经济在COVID(中共病毒)疫情后反弹步履蹒跚,北京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令人失望,以及中美在贸易、科技和地缘政治方面的紧张局势再度加剧。

这使得部分资金转向直接受益于中国经济阵痛的市场,如墨西哥、印度、越南和其它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取代中国的地区。其他投资者则转向巴西等增长前景更好的市场。

ETF管理公司Global X驻纽约高级投资组合经理马尔科姆‧多森(Malcolm Dorson)说:“中国的出口主导地位正在减弱,这为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填补空白创造了机会,包括墨西哥、印度和东南亚国家。”

他说,全球供应链所需的变革规模可能会在未来十年推动此类资本流动。

“中国业务无人问津”

路透社报导,Refinitiv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以中国为重点的共同基金净流出6.74亿美元。与此相反,近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了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共同基金。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iShares MSCI新兴市场(中国除外)ETF吸引了创纪录的10亿美元净流入。

信怡泰(SEI)亚太和新兴市场股票投资组合经理刘炜堂(John Lau)表示,拉美市场有利的增长和估值、韩国和台湾企业受科技驱动的顺风,以及供应链的变化,都为投资者提供了比中国更好的机会。

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12个月来外资买入亚洲新兴市场(中国除外)股票的金额达到390亿美元。这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超过通过沪港通计划流入中国内地股票的资金。

晨星(Morningstar)跟踪的十大中国共同基金的规模已从2021年的峰值下滑40%以上。

瑞银中国精选股票基金(UBS China Opportunity Equity Fund)截至6月底的资产缩水至45亿美元,仅为2021年1月水平的四分之一。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首席信息官杰弗里‧詹苏巴基(Jeffrey Jaensubhakij)表示,随着全球供应链发生转变,其中大部分资金“基本上已从中国流出,进入墨西哥、印度、印尼和越南等国家”。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咨询公司康桥汇世(Cambridge Associates)的高级投资总监本杰明‧洛(Benjamin Low)说:“在过去的6至12个月里,几乎没有人询问以中国为重点的委托业务。”

他说,他的一些客户转而关注日本等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

中国沪深300指数今年持平,而日本日经指数上涨25%,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近19%。

中共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自唐纳德‧川普(特朗普)政府禁止美国对中共军工企业进行投资后,投资者开始变得胆怯。而在乔‧拜登总统的政府将禁止名单扩大到芯片和量子计算等行业后,投资者变得更加胆怯。

虽然这些限制中有许多适用于出口和风险投资,但组合投资者们都在提防触犯投资限制或陷入制裁。

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对冲基金业务发展经理说:“现在的情况比去年更糟,因为去年投资者还有一些东西(即重新开放)可以期待。”

他说,该基金在过去几个月中一直在努力从外国投资者那里筹集新资金。

中共本周承诺加强刺激措施以支撑经济,这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些希望,但现在说其会对外国资金流入产生什么影响还为时过早。

除了金融风险之外,西方机构投资者还担心中共带来的声誉风险不断增加。投资组合经理表示,即使是向内部合规部门和管理层证明对华投资的合理性也越来越困难。

例如,加拿大5月举行议会听证会,检查国内几家养老金机构与中共的关系。拜登政府还在制定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国对华投资。

毕盛资产管理(APS)公司首席投资官王国辉(Wong Kok Hoi)表示,“由于政治压力,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投资者正在撤离中国。从表面上看,继贸易战和科技战之后,美国似乎又开始了一场投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