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汉密尔顿《无声的入侵》一书出版发行,揭示了中共对澳洲的渗透。(视频截图)
《无声的入侵:中国(中共)如何把澳洲变成傀儡国》摘要
2002年8月,澳洲媒体兴奋地报导说,通过激烈的竞争,澳洲一家财团刚刚获得了一个向广东省提供天然气的订单合同。时任总理霍华德宣布签下这个250亿的合同是与中国密切合作的成果。当时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报导说,“作为澳洲最大的单一出口订单,他们表示兴奋。”
尽管澳洲人自己祝贺自己,但事实上澳洲被北京玩弄了,因为从那以后澳洲一直在付出代价──受到中共的渗透和干预。
时任悉尼中领馆政治官员的陈用林密切关注过这件事。他后来披露,广东省政府原本准备与印尼签约,因为印尼的价格最低,但后来北京的中共中央下令要将这笔生意给澳洲做。
陈用林说:“他们认为澳洲非常重要,当时澳洲已经完全转向了亲美,所以他们认为应该用经济手段把澳洲拉拢回来。”
从那之后北京就一直“用经济手段引导澳洲”──毕竟霍华德拒绝与达赖喇嘛会面,北京也给了澳洲250亿的订单。
2002年的天然气交易在澳洲开始了一股“中国是我们的未来”的热潮,如今这个说法正在精英阶层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正如北京计划的那样。
中共在澳洲的“第五纵队”
中共的经济治理手段之一是,对令其不满的国家发出严重但却模糊的经济威胁。然而不幸的是这方法可以奏效,因为有些政府往往相信这些威胁。
在澳洲,中共的威胁被一个由企业界人士组成的“第五纵队”(在内部进行破坏,与敌方里应外合的团体)放大,该纵队是随着双边经济关系发展起来的。许多商业精英们不知不觉地去感激外国政府,并从内部破坏澳洲主权。这些商业领袖和他们的顾问穿梭于两国之间做交易、交“朋友”。他们让自己表现为“为国家利益”着想,但澳洲的“国家利益”与中共利益相一致的巧合并没有那么多。他们可做的选择因受北京的迷惑而减少。
除此之外,我们对经济压力如此敏感还有一个更为广泛的原因:受到自由市场思维的巨大影响,其不言而喻的假设是经济必须先于一切,包括我们的自由。
中共一再淡化或回避自由的重要性及自由受到的威胁,甚至他们坚称经济增长是保证自由的最好方式,这就好像“金钱可以买法治而不是腐败”的说法一样(不切实际)。在他们的全球主义商业世界观中,国家主权逐渐成为过去式。正如澳洲一位高级官员嘲讽地跟我说过:“(现在)谁还在乎血统?”
中共的影响力被夸大
确切地说,是我们对中国经济具有依赖性的想法使中共对澳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例如一个普遍的认识是,只有澳洲与中国保持密切的经济关系才能使我们摆脱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尽管中共除了继续向澳洲购买促进其增长所需的铁矿石和其它资源外,并没有为澳洲做任何事情,但普遍的看法是澳洲欠中共的,许多中国人也这么想。
澳洲人异想天开地认为澳洲在中共面前比较脆弱,这削弱了拒绝让共产党在澳洲日渐加大其影响力的决心。北京不断提醒:一个持续健康的经济关系取决于良好的政治关系。但只有当澳洲符合北京的愿望时这种良好的关系才得以保证。
研究中国政治的非营利机构China Matters的成员雅各布森(Linda Jakobson)承认,“中国的每一位资深商人都与(共产)党有密切联系”,但这就是中国的情况。她还断言,如果没有中共的投资,澳洲其实会减少在医院和学校上的花费。
2017年雅各布森在与吉尔(Bates Gill)撰写的书中说,中澳关系复杂而微妙,以至于他们很难对任何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他们承认在移居澳洲后,惊讶于这个国家对中国(共)的无知程度。在澳洲,公众,甚至许多所谓的专家都无法把握这种复杂性和微妙性,因此评论和建议最好留给那些像他们那样真正了解中国(共)的人。
“中国是我们未来命运”的想法实际上是商业利益者和以中国生意为生的人们所夸大事实的说辞。(让人们)对中共有更多的了解是这本书的目的。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中国(共)的世界里”的观点是一个陷阱,其实我们并没有,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多元的世界里。除非我们自己这样选择,我们才会生活在中国(共)的世界里。#
来源:大纪元
2018-03-12
© Copyright 2019 我爱中华 中华复兴 All Rights Reserv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