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北京市大兴区一场大火后,官方强势清理外地”低端人口”引起舆论譁然。这背后凸显中国大陆户口迁移政策改革仍迟缓,实施近60年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后遗症犹存。

随着中国大陆日益现代化,外地人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谋生已成潮流。面对房价高涨,低收入族群大多只能在郊区的城乡接合部居住。就算是白领阶级,只要没有落户,在市中心购屋也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外地人口在大都会的弱势地位,源于中国大陆1958年颁布”户口登记条例”后正式实施的户籍制度。这项措施着眼于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就此在中国大陆发展。

此后近30年,这项制度限制城市间人口自由流动与中国大陆境内自由迁徙,造成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严重失衡,间接限制了阶级流动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户口与福利、就学与就业机会直接挂钩。

一般来说,城市户口或非农业户口享有比其他身分更好的社会福利、更充足的就学与就业机会。但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户口犹如变相的阶级制度,无法因从事的职业而改变,也使得许多来自农村的居民即使在城市工作,也无法取得非农业户口。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部分大城市才逐步放宽户籍管理政策。到了2014年7月,中国大陆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各地才加紧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2016年9月,北京市公布”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宣布将取消北京地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北京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宣布相关措施的特大型城市。

在此之前,中国大陆许多大中城市已降低落户门槛,放宽”暂住证”转为”居住证”的限制。一线城市则相继建立”积分落户制度”,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管道。

不过,中国大陆户籍制度的保留与取消仍引起诸多辩论。

保留派主张,中国大陆人口庞大,贫富差距无可避免,必须控制人口流动,防止贫困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取消派则认为,原有户籍制度阻碍城市发展、农业现代化,限制迁徙自由,导致人才无法自由流动。

从北京市这次逼走”低端人口”引起舆论挞伐可看出,即使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本地与外地、城市与乡村的分野仍无比巨大。

北京市运动式的强硬驱离,只是将这批人口制造的”安全隐患”赶到其他地方。控制人口成长之余加强自身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或许才是长远之计。若能如此,中国大陆才能真正摆脱城乡二元的计划经济枷锁,迈入市场经济。

来源:中央社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