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所领导的当前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以下简称基民盟)在首都柏林的地方议会选举当中再尝败绩,计票结果显示,基民盟与联合执政的社民党得票率分别较上次选举下降5.8和6.7个百分点,基民盟在柏林的得票率更是创下17.5%的历史低点。与此同时,旗帜鲜明反对现行难民政策的新兴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则以14.1%的得票率首度进入柏林市议会。
 
这种局面似曾相识。9月3日在默克尔家乡、位于德国东北部的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以下简称梅前州)的州议会选举当中,原州执政党社民盟失去了近8%的选票,德国选项党(AfD)得票20.8%跃居第二,基民盟则同样遭遇历史最低得票率,以19%的成绩屈居第三。考虑到3月萨安州的议会选举结果几乎与梅前州毫无二致,而到柏林为止,德国选项党已经成功进入了德国十六个州中的十个地方议会。
 
如果说在梅前州基民盟和德国选项党的选情对比还主要停留在象征意义上,那么柏林的再次惨败则无疑是敲给默克尔的一记警钟——如果无法成功补救,或许是丧钟也说不定。这不仅是因为作为首都,柏林的选举结果势必影响全国政治气氛,更因为柏林的失守意味着对默克尔来说,过去认为更有可能成为默克尔执政后盾的更富有也更有文化涵养的德国中上阶层,也选择了“倒戈”。
 

默克尔表示对败选负有一定责任(图源:Reuters/VCG)
默克尔表示对败选负有一定责任(图源:Reuters/VCG)
 
很容易为基民盟在地方选举中的数次溃败找到直接原因:默克尔一意孤行的难民政策在德国国内激起了程度空前的反对声浪,基民盟在这个选举年引用默克尔名言而提出的选举口号“我们能办到”(Wir schaffen das)也成了德国网民调侃和嘲讽的对象。根据一些并不完整的统计数据,德国需要为每一个进入德国的难民支付至少12000欧元费用,未来四年这笔支出预计将超过1000亿欧元,而德国政府甚至拿不出一个精确和权威的统计数据——对于德国民众来说,这一点可能甚至比高昂的财政压力更加致命。
 
而柏林的意义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在柏林议会选举举行以前,成为默克尔施政阻力的州主要来自前东德范围内,让基民盟遭遇惨败的梅前州与萨安州,更说得上是全德国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最低而失业率最高的几个联邦州之一。如同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难民安置带来的社会冲击最严重地挑战了底层民众的生活,德国由于历史原因,东西德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始终没有成功弥合,而基民盟在相对富裕的几个州始终维持着较大优势,来自东德的反对声浪也因此被视为某种程度上的理所应当。
 
但首都柏林显然不在此列,考虑到德国选项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极端右翼,其支持者恰恰集中了不少对传统建制党派政策心怀不满的社会精英阶层人士,柏林选情的反转更加值得重视。过去两年里举行的所有州议会选举当中,难民问题都是中心议题,甚至可以预测,直到2017年下半年联邦议会选举,难民问题也仍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
 
截至目前,德国政府在难民问题上施政极不透明,民众不但无法得知接收难民导致的财政负担的具体数字,甚至连究竟有多少难民进入了本国也难以搞清楚,而这对于民众信任程度的伤害不容低估。各方统计均表明难民潮高峰已经过去,德国接收的数十万难民也大体成为定局,但如果不能修补难民问题在德国政治中撕开的巨大裂缝,默克尔的竞选连任之路将彻底成为死路。
 
信源:霍娜博客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