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星期四将中国政府的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到“负面”。标准普尔说,中国政府的债信面临经济和财政风险的可能在逐渐增加。无独有偶,在三月初,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将中国政府的信用评级调降到“负面”。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国际评级机构的下调动作合理吗?下面通过SKYPE连线,来到节目中为您进行分析的是国际粮食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专家樊胜根博士。樊博士您好。
 
樊胜根:你好。
 
主持人:一个月内连续被两家机构降级,算不算很罕见?标准普尔和穆迪的举措反应了什么?
 
樊胜根:我觉得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它只是对未来的一个期望可能是负的,并没有对现在这个状况的主权信用下调。另外中国的主权信用仍然是很高的,在五等里面是第四等高。另外,从整个经济的层面来看,2015年我们是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今年第一季度也发生了很多正面的变化。比如,制造业PMI指数现在是50.2,资本的外流也开始趋缓,股票市场也比较稳定。更重要的可能是服务行业最近发展比较快,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开始走出新的步伐,也就是国内以消费、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所以我觉得不用太担心。但是,这也是一个预警,未来也许存在一些风险,比如金融、债务、过量的产能,等等。
 
主持人:樊博士,就像您刚刚说的,虽然标准普尔调降了评级,不过他们在星期四的报告里面确实也提到中国的主权评级还是不错的。还特别提到的就是中国的反腐运动,他们认为反腐运动或许能提高对法制的信心,改善私营部门的经营环境。您同意这个预测吗?
 
樊胜根:我同意一部分,就是反腐非常重要,但是经济结构的转型仍然必须继续。比如说产能的过剩,很多钢铁、甚至农业、粮食生产都很过剩。另一个方面就是债务,地方的债务,企业的债务。产能过剩的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其实我是做农业的,当然对中国整个的经济也在进行研究。农业方面现在就有这样的问题,由于政府大量的支出、补贴,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同时消费者又不愿意去消费这些粮食,又从国外进行进口。所以大量的通过补贴生产的粮食全部在国家的库存里面,怎么把这些库存减掉,怎么样保护农民的利益,比如通过收入直接补贴,而不是通过价格补贴、通过生产补贴,这只是一个例子。钢铁行业、其他行业同样也是要减产能,调整结构,让整个经济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主持人:最后请您给我们整理一下,评级下调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让我们的观众朋友更加了解。因为我们知道穆迪和标准普尔把中国信用评级调到“负面”后,很多中国的国企和金融机构,甚至连香港的评级都受到影响,同样被下调到“负面”,您认为这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樊胜根:我觉得影响可能会比较小。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的企业怎么进行融资,因为等级下调以后,它会增加融资的成本,比如融资的利息率、能不能融到资等等,所以这个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就像我刚刚讲的,如果国家确实想调整经济结构,把整个经济变得更有效,国有企业必须要改革,产能必须要削减,再加上通过一些社会保障保护那些受损失的穷人,我觉得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主持人:好的,我们非常感谢樊盛根博士来到我们节目中,为我们做的说明。
 
来源:美国之音
 
2016-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