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导层在3月5日开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在2020年之前保持年平均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的目标。在世界强烈意识到中国风险的背景下,描绘出通过产能过剩的化解等“供给端改革”来提高经济效率的道路。面临经济停滞的困难局面难免长期化,就业的恶化等情况令人担忧。
 
“加快发展新经济”,中共总理李克强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使之成为新增长的火车头。但现状似乎是“新经济”的培育还没头绪,拖经济后腿的“旧经济”的清理也仍然没有着落。
 
淘汰僵尸企业
 
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无法创造收益的“僵尸企业”是“旧经济”的代表案例。由于2008年雷曼危机后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对策,很多产业存在3~4成的过剩产能。效率低下的企业生存下来,难以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正在影响经济增长。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总理李克强(3月5日,kyodo)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总理李克强(3月5日,kyodo)
 
中国领导层提倡的是“供给端改革”,是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对“旧经济”动刀。李克强明确表示化解钢铁和煤炭的产能过剩以及淘汰“僵尸企业”。由此可见,中国终于为解决长期的结构问题而展开行动。
 
但是道路并不平坦。
 
在河南省一家国有煤矿工作的40多岁男性最近每月只上班1、2天。由于煤炭价格下跌,企业业绩恶化。在国有企业,不会被很快解雇,但今后这种“隐性失业”将不断增加。甚至是中国政府也认为,仅煤炭和钢铁业就将产生180万过剩人员。
 
缺乏改革意识
 
此外,还存在地方政府将在多大程度上认真推进拉低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这一课题。沿海地区的广东省和内陆的重庆市在全国人大会议之前,相继公布了供给端改革方案。广东将控制最低工资上涨,减轻企业负担,而重庆则宣布淘汰200家“僵尸企业”。
 
点此看大图片20160308051423248
 
广东和重庆的一把手分别是胡春华和孙政才。两人均力争跻身下一届最高领导层,第一时间向习近平表示进行结构改革的色彩很浓厚,很难说改革意识已广泛浸透到地方。
 
中国领导层此次发布了截至2020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描绘了通过产业升级等措施保持年平均6.5%以上增长的未来前景。不过,这一设想也是根据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所需要的增长率倒过来计算得出的结果,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表示“实现并不容易”。
 
李克强表示今年将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强支撑经济,力争实现6.5~7%的增长。另一方面,并未提出从贸易额增速的数字目标。国内外的不确实性增加,正在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运作。
 
来源:日经中文网
 
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