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记者李净综合报导)8月10日晚间,碧桂园发布公告称,预期半年度净亏损介乎约人民币450亿元至550亿元。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承认中国房地产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

根据碧桂园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上半年碧桂园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450亿元至550亿元。公司解释称,亏损主要是销售下行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同时物业项目减值增加,再加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亏损。而近期,受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碧桂园流动性压力也开始出现。

对于经营亏损和流动性困难,碧桂园管理层公开致歉并反省,称虽然对本轮市场调整周期有预判,但对市场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续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应对措施,未能洞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负债率压降速度不够等潜在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化解行动不够及时有力。

碧桂园表示,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行业销售和公开市场融资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虽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碧桂园承认市场整体尚未回暖,行业绝对规模下降,资本市场信心修复尚需时间,公司整体经营压力有增无减,导致2023年上半年预计出现较大亏损,特别是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的流动压力。

碧桂园美元债逾期面临违约

8月8日上午,市场传出消息,碧桂园两只美元债持有人尚未收到8月7日到期应付票息。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确认,截至目前,碧桂园仍未能支付应该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票息。两笔债券利息均有30天支付宽限期。

两笔债券分别为碧桂园4.2% N20260206(ISIN:XS2210960022)和碧桂园4.8% N20300630(ISIN:XS2210960378),均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发行规模均为5亿美元,到期日分别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

在碧桂园传出美元债面临违约的同时,国际评级巨头穆迪(Moody’s)将碧桂园评级下调至“CAA1/CAA2”,评级展望为“负面”。去年6月,穆迪曾发布消息,向碧桂园授予Ba1的企业家族评级(CFR),并撤销其Baa3的发行人评级;同时,穆迪将碧桂园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

在穆迪的评级体系中,从Aaa级到最低的C级,一共有二十一个级别。其中,从Aaa到Baa被认为是具有投资性质的高收益债券,而Ba级往后属于非投资级评级,也就是所谓的“垃圾级”。

今年7月,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在一份报告中将碧桂园及碧桂园服务的评级下调至减持。摩根大通警告,考虑到房地产行业销售疲软、违约风险以及政府再融资支持放缓,政府的相关举措无法阻止跌势。

当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股价暴跌,其中碧桂园股价跌至八个月来新低,今年以来该公司市值已蒸发约一半。

根据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碧桂园负债高达1.65万亿元人民币,6年时间飙涨约5倍,资产负债率为84.57%。从总负债看,碧桂园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负债额仅次于恒大的企业,后者截至到2023年7月的中国恒大年报负债总额高达2.4万亿元人民币。

2023年中国房企偿债年 内外债超2万亿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加速化解债务,多家房企债务重组计划落地,但目前多数房企仍以展期为主。

天风证券地产研究团队6月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境内债到期规模约1.9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涨13.3%,今年前4个月已偿还规模9,053亿元,仍有约1.09万亿元待偿还债务;预计境内债偿还高峰集中在今年6月—8月。

境外债方面,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美元债到期规模约7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490.43亿元),同比增加31.4%。因部分违约主体丧失还款能力、进入债务重组阶段,今年前4个月美元债已偿还规模较小,仍有70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048.34亿元)待偿还,偿债高峰将集中在今年9月—10月及2024年2月—3月。

从房企债券违约情况来看,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房企违约债券数量为188只,违约债券余额为2,123.76亿元人民币,其中有119只违约类型属于展期,占违约债券余额的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