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军队在抗战期间究竟有何贡献?这是时下纪念抗日70周年大热点。如果说到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贡献,那就是他们“自己发展成功了!” 96岁高龄的郝柏村这样对《新史记》记者说。
 
2015年8月5日上午,郝柏村在位于台北市精华地段的东区巷弄家里接受《新史记》采访团队专访,专门谈论国共抗战真相。郝柏村认为,“在大陆的官方说法,看不到抗战历史真相,抗战历史真相在台湾。”
 
郝柏村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和抗战老兵。他参加过1938年的广州之役及1939年的皖南战役。后来从昆明飞越驼峰到印度,在接受美援装备的中华民国驻印军当炮兵连长。1949年后,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侍卫长、参谋总长。脱去军装后,先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与行政院院长等职位。
 
今年7月,在接受BBC专访时,郝柏村提出“正面战场95%(国民政府)和敌后战场5%(共产党)”的说法,意指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正面战场的贡献只有区区5%,这一说法与北京官方宣传的“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说法大相径庭。随后,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反驳,指抗战期间日本伤亡130多万人,中共方面消灭了日军50多万人。
 
针对此说法,郝柏村反击说,若中共声称这50万人为共产党于战时的击毙日军人数,那么便必须列出细帐,指明这50万人分别为哪几场战役所击毙的日军,否则完全不可取信于人。
 
郝柏村对《新史记》说,“我说5%还是很客气的。”即使是号称“百团”的百团大战,以一个团3000人计算,共军历次参战人数总共也只是30万人而已,岂有武器劣势的30万人能消灭武器优势的50万人?“所以这种我只能说是狡辩,不足为信。”
 
郝柏村指出,北京一直到现在都是以内战胜利的心态,故意隐瞒扭曲抗战历史,其陈述的内容或方式皆是对己有利,却不符合历史真相。
 
郝柏村提到1938年花园口决堤事件也是北京方面扭曲与抹黑战时历史的一个例子。在北京官方话语中,花园口决堤事件是抗战期间蒋介石“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例子,而郝柏村解释说,这是蒋介石当时利用黄河伏汛期间战略性毁堤、阻止日军沿黄河西进之举,“如果不泛滥,日军装甲部队一直可冲到西安,我们抗战最后的基地都会守不住,所以这战略重要性非常之大。”
 
在回答《新史记》记者提问共产党在抗战中是否扯了国民政府后腿这个问题时,郝柏村答复说:“我也不便讲这种话。”但他提及1940年10月的黄桥事件,当时应与国民政府“合作”抗日的共军消灭了国民党89军,在黄河以北坐大势力。
 
在采访中,郝柏村还告诉《新史记》记者,在中国大陆,国民政府的战绩还常常被隐瞒并被取代。郝柏村提到,国民政府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战时首都重庆的纪念性建筑“精神堡垒”改为“抗战胜利纪念碑”;但等到1949年,时任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的刘伯承攻进重庆后,却将此纪念碑改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
 
几年前,郝柏村开始坚持每天在稿纸上写满1000字,最终亲笔完成了1440页的《郝柏村解读蒋公八年抗战日记:1937―1945》,以此表达他对抗战历史传承的担心。在这本书的“序”中,郝柏村说,“十多年来的台湾‘本土化’,甚至‘去中国化’教育,让年轻人对此一光荣,早就冷漠与无感;在大陆的年轻人,长年接受官方讯息,也已形塑了刻板印象。两岸对抗战历史的处理方式,让新生代无从了解真相。百年之后将何以为史?令人担忧。”
 
201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