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本土疫情持续升温,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呼吁民众周末别出门。图为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资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提供)

(大纪元记者钟元台北报导)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今日(5月22日)国内323例确定病例,分别为321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案3462、案3867)。另有400例本土个案为校正回归上周各日个案。确诊个案中新增2例死亡(案3097、案3553)。

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22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中表示,今日新增之321例本土病例,为162例男性、159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90岁以上,发病日/采检日介于5月10日至5月21日;校正回归个案400例中,为185例男性、215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90以上,发病日/采检日介于5月7日至5月20日。

陈时中说,上述个案分布以新北市384例最多(以板桥区103例为多),其次为台北市269例(以万华区174例为多),桃园市20例,台中市11例,基隆市9例,屏东县5例,彰化县及高雄市各4例,宜兰县、新竹市及花莲县各3例,新竹县2例,台南市、苗栗县、南投县、云林县各1例。其中万华活动相关258例、茶艺馆相关100例、某社团相关4例、某水果商相关3例、其它已知感染源80例、关联不明121例、疫调中155例。相关疫情调查持续进行中。

他说明,新增死亡个案中,案3097为八十多岁男性,5月19日晚间因咳嗽、发烧、呼吸困难及全身倦怠等症状送医,于5月20日死亡,经采检于5月21日确诊。家属表示个案无万华区活动史,亦无接触确诊个案。

另一名死亡个案3553为七十多岁男性,曾接触过确诊者,5月18日由卫生单位匡列为居家隔离,5月19日至医院采检,卫生单位电访时自述无症状,5月21日家人发现个案无呼吸心跳,当日宣告死亡,经采检于今日确诊,Ct值14。

指挥中心指出,境外移入病例案3462为本国籍三十多岁男性,今年1月初在菲律宾曾有流鼻水等症状,1月13日、20日于当地检验阳性,未接受治疗,后续分别于2月至4月间取得4次阴性证明,4月8日自菲律宾入境,持有搭机前3日内检验阴性报告,在台期间均无症状,4月23日采检结果亦为阴性。

指挥中心表示,个案因工作需求,于5月19日自费采检,于今日确诊(Ct值34,第2次PCR采检结果为阴性)。案3867为英国籍三十多岁男性,4月28日自英国来台工作,持有搭机前3日内检验阴性报告,在台期间均无症状,5月21日自主健康管理结束后因工作所需自费采检,于今日确诊。

400例校正回归被质疑盖牌 陈时中:这是掀牌

陈时中指出,整体因为个案通报的一些相关时间差,及时序案例的混乱,21日晚上指挥中心为了厘清案情的情况,所以彻夜做了相关个案的清查跟采检日来做阳性的比较,“大家都知道通报会有时间差,加上这段时间的通报塞车导致时间差更严重,我们回归校正后,采检日较能看出疫情的状况。”

他说,观察5月1日至5月21日的采检日,指挥中心发现5月15日阳性率最高(6.3%),之后逐步往下降,这几天都维持2.2%至2.9%,整个来看疫情并无爆发状况,不过每天各县市都有增加零星确诊个案,国人还是要提高警觉。

“整个来看疫情还是以万华、新北周边和万华相关要道出入频繁处为主”,他说,因此这段时间新北市、台北市都有迅速设置采检站,从热区快筛结果来看,并没有持续提升,近2日都是维持平稳,也显示热区监测、检测和匡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今早也准备相当多的集中检疫所,请地方政府可准备交通设备,将患者送至安置处所,这部分已在进行中。

对于“400例校正回归”,陈时中解释说,由于先前疑似个案通报行政程序太繁琐,每个个案要填超过20个栏位,一旦同批案件有错误,整批通报都会卡关,因此有大量通报案件面临“塞车”的状况,大多集中在双北市。了避免通报导致的时间差,指挥中心紧急将栏位简化至8项,目前虽然还有些塞车的状况没完全解决,但相信速度会越来越快。

对于校正回归被外界质疑是指挥中心“盖牌”。陈时中强调,这是“掀牌”,把事实显露出来,让大家看出每个时期发生的病例数,绝非盖牌。他指出,透过校正每一天确定的病例数,画出的曲线才具有判读意义,每天病例数、阳性率都对于疫情趋势、防疫政策等有着关键意义,也才能够知道疫情真实的情况。

此外,指挥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累计337,45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通报(含298,513例排除),其中3,862例确诊,分别为1,108例境外移入,2,70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舰队、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调查中;另9例(案530、案1589、1676、1591、1886、2067、2068、2528、2530)移除为空号。确诊个案中,17例死亡。

指挥中心再次呼吁,民众应落实手部卫生、咳嗽礼节及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移动、活动或集会,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或高感染传播风险场域,并主动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共同严守社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