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红二代”美国出书 揭秘周永康、薄熙来政变始末
薄熙来(左)和周永康受审场面。(新唐人合成)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5日讯】最近,一本由中共“红二代”出版的英文书籍《China Duel》(中国对决),在美国出版,该书披露了周永康、薄熙来的政变始末。 周永康政变败露 胡锦涛调兵包围 据美国之音报导,该书作者向阳是一名红二代,他的父辈在政界、军界身居高位,他的家族与薄熙来家族交情匪浅,他和父亲甚至参与了周永康等人密谋的“宫廷政变”。...
中共病毒(武汉肺炎)大流行,“封锁”措施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防疫手段。《纽约邮报》刊文表示,全面封锁抗疫可能是错误的举动。
迈克尔·巴隆(Michael Barone)是美国保守派政治分析家、历史学家、专家和记者。周日(9月6日),他《纽约邮报》发表题为“看来封城抗疫可能大错特错”的文章指出,(全国)“封锁”事实上是一种“创新之举”,是从未有过的防疫措施。
他指出,1957~58年发生的亚洲流感使70,000~116,000名美国人丧生,占美国人口0.04%~0.07%;1968~70年的香港流感造成约100,000人丧生,占人口的0.05%。然而,“我们从来没有通过锁国来应对瘟疫”。
作者指出,在美国有186,000人死于中共病毒,占当前人口的0.055%。这个数字会继续升高,但与上述两种流感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程度类似,并且对于65岁以下的人群而言,中共病毒致命性要比流感低。然而,此前的流感并未导致大范围的封锁;没有大规模停课;办公大楼、工厂、饭店和博物馆等等一律不关。
那为什么今天应对中共病毒的态度如此不同?文中分析指出,原因之一也许是因为人们越发迷信于科学,并相信政府干预的能力——如果可以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影响气候变化,那也同样可以通过行政措施来消灭病毒。
于是,政府“拉平曲线”的初衷顺理成章变成“消除病毒”的手段。
作者指出,事实已经证明,堪称“报复性保护”的措施未必能起到保护作用。实行持续封锁的领导人声称是在“遵循科学”,但这种做法的效果或许减少病毒的立即传播,但却带来更多弊端。例如由于封锁,癌症筛查、心脏病发作治疗和药物滥用咨询等等受阻,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病人死亡,以及下文中提到的经济影响等等。
文章援引格雷格·叶普(Greg Ip)上周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的文章指出,封锁防疫“过于生硬,且代价昂贵”。这支持了川普(特朗普)总统在4月中旬的说法:“长期封锁和强迫性经济萧条将对公共健康造成巨大和广泛的伤害。”
文章指出,作为对比,韩国和台湾、新西兰等岛国没有采取极端的封锁措施,但却成为成功防疫的典范。
作者在最后指出,面对大流行,政府或许可以起到疏导作用,但却永远不能完全控制“自然”,无法完全消除风险。当其尝试减少一种风险时,可能会增加其它风险。在这种不确定之中,人们会犯错误,就像封锁。
来源:大纪元记者李言编译报导
© Copyright 2019 我爱中华 中华复兴 All Rights Reserv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