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真相就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复杂背景,这是一场亚洲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格局的角逐,南北朝鲜都是受害者,中国自然也是无奈的受害者。
  

林彪
林彪
  
林彪并没有因为惧怕美国而在带兵出征问题上退缩;林彪在开战起初的讨论中表现出了他独领风骚独具慧眼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政治家素质。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1年1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国政府出兵。10月2日至10月5日,连续四天,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出兵朝鲜问题。
  
刚开始,很多与会者投了反对票。林彪说:“主席啊,苏联为什么不出兵?苏联老大哥建国几十年了,我们才建国几个月,陈毅说得对,我们需要休养生息。
  
“美国已经给我们信息,如果中国不出兵朝鲜,立即与中国建交。这可能是一个阴谋,但不失为一个机会。”
  
林彪认为:“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挑拨东西方关系的一个阴谋,纵容北朝鲜袭击南朝鲜,引发联合国出兵北朝鲜。”
  
毛泽东问美国会不会过鸭绿江?林彪认为不会。“美国想介入中国,早在解放战争后期就该有所动作。而我们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力,入朝作战不是上策。”
  
“如果美国想侵略中国,我带兵抗击美国。美国侵华,在国际舆论上中国占上风。而我们现在入朝,面对的是联合国军,从世界舆论和中国本身的国力上看都是不明智的。而且朝鲜的地形不利于北朝鲜和中国,而有利于南朝鲜和有大批军舰的美国。”
  
时任军委作战部一局副局长兼总参作战室主任的雷英夫回忆:“林彪说,为拯救一个几百万人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中国有点划不来。我军打国民党军队有把握,但能否打得过美军很难说。它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它逼急了,打两个原子弹,或者用飞机对我们大规模狂轰滥炸,也够我们受的。最好不出兵,屯兵于朝鲜北部,看一看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
  
话说虽么说,林彪还是做好了入朝作战的准备,换了住处,换了不宜出国的内勤。林办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准备到朝鲜去。他们换了新军装(包括毛巾、水壶在内都无字)。
  
最终,毛泽东决定彭德怀挂帅。周恩来在主持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如果林彪身体好,是不会叫彭德怀去的。”
  
林彪的司机回忆说:“10月8日,那天早上,我把林彪和叶群送到中南海,汽车在毛主席院子的南门停下。林彪和叶群下了车,走进了院子,然后和周恩来去机场,飞往苏联,之后周恩来回国,林彪留在苏联治病。”
  
信源:环球视线
  
钟华短评
  
这是一篇国人必读的历史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理解林彪的高度战略眼光非常重要。
  
1949年4月,中共的军队占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前夕,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迁都”广州。然而美国驻南京大使馆拒绝随同南迁,这消息震惊的全世界!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美国想跟新夺取中国权力的中共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当时美国已经决定抛弃国民党!所以,美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年6月24日-1962年9月19日)一直在南京。直到8月2日,司徒雷登才无奈地离开南京,回美国。
  
美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司徒雷登
美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司徒雷登
  
1949年8月8日,毛泽东写了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由新华社播发。实际上是毛泽东把司徒雷登给轰走了。
  
这篇史料揭示出,朝鲜战争是斯大林的阴谋,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共)美结盟,毛泽东在知情的情况下配合了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