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在市场开放、外资限制上做出诸多让步,如3月时通过《外商投资法》旨在改善智慧财产保护、防止强迫技转、使外企与中企平等;9月松绑「(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及RQFII)两者的投资额度限制;本月11日再宣布明年开始陆续开放期货、基金管理和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举动未必真的是「开放市场」,反而更像是「将全球市场中国化」。

据《CNBC》报导,上海谘询公司泽奔谘询(Z-Ben)合伙人Chantal Grinderslev提出上述看法,她认为「中国为何要开放」是个关键,开放市场和全球市场中国化的差异会决定公司如何向中国扩张市场。

尽管中国开放是在持续受美国施压的情况下发生的,美国谘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今年夏季的1份报告中指出,在贸易、技术、资本方面,2000年到2017年全球增加了对中国的投资,反之中国自2007年来减少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

而外资银行虽已在中国经营10年以上,但其市场佔比仍不到2%。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政策委员会主席Lester Ross预计,这波开放后预计也只会增加到10%至20%,能否再提升还是问题。此外他也点出,中国金融体系有许多弱点,导致中国金融机构无法在美发展,现在他们是让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反过来帮助中国个人和企业进入全球市场。

事务所霍金路伟(Hogan Lovells)香港合伙人Andrew McGinty形容这可能是自外资19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对外开放,然而在智慧财产保护方面,中国还有许多努力要做,如在外商投资法草案中加入「官员文件往来后须移除商业机密部分」的条款。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