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发生一则惨案,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兴通讯一名员工跳楼身亡,该员工欧某,如今42岁,据说上有4个老人,下有2个孩子,他是一家的经济支柱,更是精神支柱,就此撒手人寰,留下一家老小从此无依无靠。

欧某的妻子发文,揭露真相说欧某是公司内斗的牺牲品,12月1日欧某领导找他谈话,期间表漏出劝退的意思,很快HR就来找他谈N+1的补偿方案,据说欧某在中兴干了6年,算下来应该是给7个月的工资。但对于欧某持有的股权,公司领导不同意4元回购,强行把价格压倒了2元,随后妻子接到了他的电话,说公司内部矛盾,他可能成为牺牲品,别人的矛盾所以才影响了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之后惨案发生。

这个人不优秀吗?南开大学的硕士,华为做了8年,中兴做了6年。这个人很优秀吗?42岁了,在中兴他仍然只是一个小领导,如果42岁被劝退,他所面临的选择将十分有限,不是去创业,就是继续降低自己的收入。甚至可能会降低很多。如果在大公司能够月薪3-4万,那么在小公司做中层或者基层,大概收入只有一半。至于创业,如果他要想过,或者有能力创业,估计也就不会等到40岁了。

所以我们谴责中兴缺少人文关怀,谴责这样的企业内斗严重,也悲悯这个家庭不幸的同时,也要想想一个很深刻的话题,40岁之后,到底该怎么办?特别是在大公司待久了,你就逐渐会失去格局,你变成了生产线上的一员,而这种生产线通常只有大公司才有,所以你的市场变得极其狭窄,一旦你变成了一个生产线上匹配的零件之后,便再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竞争者就不多,小公司更是做不起,小公司即使挖人也会去挖大公司里的中高层,过来担任高管,挖的这些人是需要有一定的业务线统筹能力的,换句话说你跳槽过来,得带来业务才行。而像中兴这位员工,是一位研发的小领导,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即使想跳槽也已经没那么容易了。所以才会想不开,走上了绝路。相反,如果一个人天天接到猎头的电话,巴不得公司跟我谈补偿,拿完钱我正好离开,去要个更高的薪水。

这就是温水里的青蛙,人都在寻找舒适区,好像进个国企,找个大公司,然后朝九晚五的上班就是美满幸福的小日子了,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甚至5年以后的未来都已经看不到了,如果你一头扎到舒适的岗位里沉醉5年以上,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力气跳出来了,从华为你还能有中兴当退路,而到了中兴你已经没有退路了,别忘了到中兴的时候,你才36岁,而此时你已经42岁了。40岁以上的基层员工,这在就业市场上是个灾难,面临着你的收入将大幅度的下降,这个心理落差是否能够适应,如果心态没有调整好,就会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

有人说,这只是一个个例,确实如此,但随着制造业升级,以及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的颠覆,这样的个例恐怕会越来越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才流动加快了,企业经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制造业企业必须对于可替代的岗位进行不断地新陈代谢,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岗位可替代,那么你工作的年数越多,就越危险。老员工工资高,而新员工工资低,所以企业辞退老员工,招收新员工来代替,这样就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之前别的企业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40岁以上的可替代的员工逐渐被清退,有人说这样的企业没有人文关怀,是不负责任的。但从另一个侧面讲,企业只有盈利才是对于在职员工最大的责任,如果企业不赚钱了,倒闭了那么损失的员工将更多,悲剧的家庭也会更多。所以企业家进行这种优胜劣汰是必要的,虽然很残酷,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你看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但现在发现老员工太多,日本企业全部都陷入了困局。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必须为未来多想想,不能被眼前的舒适所迷惑,想想你的工作是否可以被年轻人替代,如果不可替代,那么你就要继续想,护城河的边界在哪,下一步你要尽量把护城河挖的更深,这是对于自己的保护。如果你可以被年轻人替代,那么就要想想,我这样的还能不能去就业市场上找到同等收入待遇的工作,如果能,就早作打算。不要到时候措手不及。如果不能,就要有意识的进行转行,在现在的工作中多做一点,多学一点。业余时间拿出来争取往别的部门掺和掺和,有意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这么干是为了你以后的不时之需,万一被辞退,多个技能,多个工作经验,你就多条出路。千万不要只甘心于做大公司生产线上的配套零件,那样就真的危险了。没人能保证你能干到退休。

作者:齐俊杰 来源:财经头条

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