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当局在7月14日至15日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再次点名地方政府,此次对地方债的责任和地方政府权责问题作出定调,凸显当前中国存在金融高风险,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仍存在博弈。

当局的金融工作会议上,定调地方债终身问责制,当局再对地方政府喊话。(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上,再次特别提到地方政府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地方责权问题,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首次定调“终身问责制”。

这是继去年习近平多次公开提及地方政府问题之后,对地方政府的相关事务做出定调。
首推终身问责制 凸显地方债务危机

在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习近平说“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业界分析,这意味着部分官员个人即使离职,也将被追责,主要是针对过去地方官员任职时大搞借贷投资,追求政绩,积累了大量债务的情况,也凸显出中共地方债的危机。

台湾学者戴肇洋的《中国大陆地方债务危机之研究》一文中提到,从上世纪80年代末之后,中共地方政府债务大量增加,近30年来存在盲目融资举债和泛滥投资的问题,包括房地产、基建、国有企业等。

其严重后果包括,银行向地方政府大量借出资金后,未评估未来偿还能力,如今面临违约和银行坏账风险,在刺激经济的虚名下,每一任期官员都将债务留给下一任期,导致地方债难降;地方政府依靠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还债,又令地价房价高涨,房地产泡沫膨胀。

另外,财新网在7月16日的报导中特别提到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这种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表外理财产品,来自数亿普通居民的财富。

中共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通过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贷来筹集资金,其透明度低,被列为隐性债务。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早在2011年就已经警告,中共地方政府累计的债务余额中很多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

但是,市场也有分析表示,目前中国的一个矛盾是,政府与市场的边模糊,地方政府仍然有扩张的冲动。
定调央地责权 存在权力博弈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上,当局再次对地方政府喊话,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规则,并定调中央和地方的权责范围。

这是当局自去年以来至少第四次公开对地方政府喊话。去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习近平用“必须执行”和“必须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及其官员。

北京时局观察员华颇当时表示,这是习近平对地方的一个警告,说明中央和地方的经济政策发生了矛盾和冲突,比如房地产市场和产能过剩方面,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仍然存在抵制调控和去产能的现象。

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界还出现“地方政府‘软对抗’”的说法,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华颇分析,中国的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生绑架了中央的经济政策,不限制就疯涨,限制就死气沉沉。

另外,今年4月份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和法广相继报导,在国有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僵尸企业泛滥的情况下,仍然有地方政府为国企提供优惠,令其增加产能,抵制关闭工厂。

去年5月份,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等场合,多次说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经济管理上“为官不为”,并说“对各种项目、投资、金融活动,不能见钱眼开,有奶就是娘”等。

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

20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