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著名醋乡天津独流镇,近日被揭发为冒牌调味料生产基地,当地数十家工厂以各种致癌物、化学品勾兑出几可乱真的冒牌调味料,当中不乏大家熟悉的品牌,据说每年产值以亿元人民币计,这些冒牌调料运往全国各地,而且已经运作了十几年,不知已有多少人“中招”。

黑心食品在大陆泛滥成灾,中共难辞其咎(网络图片)

一年十多亿元产值,规模之大可想而知,显然不是毛贼式的小打小闹,当地官员十几年来听之任之,就算不是主动与黑心商人勾结,至少也有失察之过。说来奇怪,每逢发生特大天灾人祸,几乎都有当地官员问责下台,唯独黑心食品,好像没有官员需要为此负责。大家可能记得几年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的李长江引咎辞职,然而没过多久,李长江便被起复,领导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

古人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内地不缺针对黑心食品药品的法律。最高检于一三年颁布司法解释,首次明确界定制造、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定罪量刑标准,致人死亡者可被判死刑;稍后公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界定两者的分别,然而立法是一回事,有没有人执行却是另一回事。试想想,如果制作黑心食品的商人,个个被罚到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还有人敢造次吗?

对于黑心食品不绝如缕,官媒曾经解释,中国城乡差异大,产业水平和消费层次有明显“多样性”,小作坊生产的产品价格低廉,迎合不少消费者需求云云,潜台词分明是农村老百姓一味“贪平”,“病从口入”也是“自找”的。更何况,这也明显与现实不符,以今次天津冒牌调味料为例,产品销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将食品问题归咎于城乡差异,显然是诿过之语。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同一个官媒早前一篇文章指出,香港超过九成食品依赖进口,其中绝大部分鲜活食品从内地进口,食物安全之所以能在长时间以来维持高水平,得益于内地方面“把好了第一关”。以供港蔬菜种植基地为例,大多设在非工业区,土地必须固定连片,土壤和灌溉用水须符合国家标准,且周边地区无污染源,由内地有关机构定期进行检查审核,不合格的小则被要求整改,大则被取消供港资格。香港人看了这篇文章,不见得有几个会感戴祖国的恩情,内地民众看了却是火冒三丈∶凭什么厚此薄彼,难道大陆人是低一等的中国人,合该吃有毒食物?

然而,问题食品实在太多,很多人已经由愤怒变为无奈,由无奈变为调侃。看看内地流行的段子,以黑心食品与雾霾最多,便知端的。早前有烤肉连锁店被揭发以鸭肉冒充牛肉,以次充好,明明是诈骗,却被网民誉为“良心企业”,只要没吃出病来便属万幸,中国人的“愿望”竟是如此卑微。

作者: 陆思齐 来源:东网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