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从重点查处经济贪腐案件,转变到以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规矩的案件为主
 
中纪委是干什么的?在大街上如果随机问10个普通老百姓,恐怕会有9个回答是查办贪官的。查办案件、惩处“大老虎”,无疑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中纪委神圣的职责。不过,最近以来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见有部级“大老虎”下台的消息了,老百姓心急如焚。难道“大老虎”贪官都绝迹啦?人们不禁要问:中纪委整天在忙乎什么呢?
 
20160814092914527
 
从纪委的工作职责看,查办案件只是纪委工作的一部分。从未来看,查办案件在纪委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纪委更多的工作,是维护党的纪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用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话说,就是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据中纪委网站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至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20.5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30.1万件,谈话函询4.2万件(次),立案19.3万件,处分16.3万人(其中党纪处分13.4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1人,厅局级干部1100馀人,县处级干部7300馀人,乡科级干部2.6万人,一般干部3.2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9.6万人。
 
原来,各级纪委都在忙乎四种形态里的前三种呢,特别是第一种。今年1至6月,中纪委处置反映中管干部问题线索中,谈话函询507件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4%。看来,中纪委终于干上“正事”了。
 
第四种形态,也就是坊间俗称的“打大老虎”,是最容易看得见的工作成果,但严格来说却不能成为纪委的“正事”。第二、第三种形态,因为是党内处分或组织调整,出于保密原因往往并没有对社会公开。作为第一种形态的“谈话函询”则是难度最大、最难以体现纪委政绩的一项工作了。因为执行第一种形态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些一般性的问题,问题线索模糊、程度较轻,绝大多数都够不上纪律处分,因此被谈话函询的对像往往并不那么配合,这对于执行第一种形态的纪委来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第一种形态,才是各级纪委的“正事”。中纪委终于干上“正事”了,体现了中纪委工作的两个转变:第一,从重点查处经济贪腐案件,转变到以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规矩的案件为主。刚刚公布的对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双开”的通报,显示王珉主要不是贪腐和生活腐化问题,而是不守政治规矩和妄议中央。这与去年落马的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二,从重点办案,转变到以教育、谈话、督促为主。
 
这两个转变,释放出来的信号就是,反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八大是个坎,以前的事民不举、官不究了,只要别站错队,好好听话,做事有担当敢负责,基本都不会有事的。十八大之后还错误估计形势,我行我素,不拿中央当回事,那就乾脆老帐新账一起算。毕竟在官场上混这么多年,想抓一点经济、作风方面的毛病和把柄,易如反掌。
 
中纪委工作重点的悄然改变,社会公众并不以为然。因为执政党的反腐一直是投鼠忌器,以“家法”为主,自己监督自己,严格限制社会力量的参与,特别是禁止深入反思腐败的成因。网络上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戒律,那就是批评腐败是正能量,反思腐败就是负能量。这种纠结的现状,令更多的老百姓成为了反腐“打虎”的看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审美疲劳”,反腐已不再是能够凝聚共识的兴奋剂了。
 
中纪委终于干上“正事”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件好事,体现了标本兼治的反腐思路。当下人们对于中纪委的期待,已经不是再打几个“大老虎”了,而是从根本上、从制度上加强反腐,关键是对公权力的限制和制约。说实在的,这方面的进展和变化不大。
 
作者:老徐 来源:东方日报
 
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