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示意图(视频截图)

“这是一条屏蔽家人的微信。如果你在美国要打MRNA疫苗,我想给你一点additional information……”

如果你在朋友圈或微信群看到这条打疫苗险丧命的消息被疯狂转发,不用吃惊,也不要怀疑。是的,这是真实发生在洛杉矶的,就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周末。

事件女主角Aki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31岁健康美丽的武汉籍姑娘。她的职业是医护人员,属于1a级别职业,是首批获准接种疫苗的行业。当记者问及她当初打疫苗的心态时,Aki坦白打之前她是有顾虑的,她知道MRNA疫苗是有毒性的,比灭活疫苗更具风险,已经打过疫苗的同事都反馈有不舒服的副作用反应,如发烧、发冷。但考虑到更多人打了疫苗大家才能早点儿恢复正常生活,Aki果断地去注射了。

一周前,Aki注射完第一针莫得纳疫苗没有任何反应,她觉得自己很幸运。直到上周六凌晨,准备洗澡睡觉时突然发现口腔里舌头上长满了黑色血泡,而且并不是她以为的上火了。具备医学常识又极其敏感的她接着在身体上发现了一些淤紫和出血点,她意识到身体开始出血,可能是急性血液病。自此,开始了她以一己之力与死神之间的搏斗。

第1天步步惊心冷静自救当Aki意识到身体出了严重问题,她先用中国的一个远程医疗软件挂了某三甲医院的口腔科主任的号,上传照片问诊,目的是请医生帮助判断病情。因为当时是美西时间周六的凌晨,没有家庭医生或专科医生能出诊。但中国的医生建议去查血,并提示如果血小板低就要马上急救,Aki立刻安排先生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凌晨3点自己开车去了医院急诊。

当第一个化验结果出来后,医生看到血小板只有3000也傻眼了,低于1万都属于急救!当晚总共被抽了30管血,医生最终的结论跟Aki自己查寻的结果一致,她得了罕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英文叫ITP。而1月份Aki刚进行过体检,身体非常健康,血小板24万多,唯一的变动就是打了莫得纳疫苗第一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紫癜、瘀斑、瘀点、口腔、鼻黏膜出血等。而可能的原因为:免疫性破坏①药物相关抗体。②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③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④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Aki自己搜索了google mrna vaccine and ITP,发现这种病例已经超过30个了。这是重症,是有极度生命危险的重症。疫苗产生了抗体,抗体攻击了Aki的血小板,这是一个免疫系统互殴的疾病。

1月初,佛州一名男医生在接种辉瑞新冠疫苗16天后患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致脑出血死亡。那个医生的病情公之于众引起了重视,Aki把自己的情况和搜索出的资料跟主治医生做了充分沟通,那位医生才有绝对的紧张感去组建专家组,去红十字会调血小板,谨慎地开展治疗。如果不是佛州那个医生的病例公之于众,在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应用新冠疫苗的时候,医生对任何突发副作用的治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佛州那位医生的离去换来了后面几十例病人活下去的机会。

第2天性格很刚不会退缩Aki第一天输了一袋血小板之后数值从3000升高了到了3万,第二天早上又降低到了8000,然后输了第二袋血小板。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打了IVIG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控制疫苗产生的抗体不要去乱攻击血小板和其他正常抗体。这个病只要血小板升上去就没有危险了,如果一直升不上去,就会有生命危险。

Aki并没有完全依赖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继续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搜寻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然而,有的医生严谨且负责,Aki很容易跟他沟通并达成共识,有的医生并不如此,也不愿意听从病人的要求。每天早晨换不同的医生时,Aki都要反复跟新来的主治医生沟通她的研究结果,用药顺序不一样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很多人都会完全相信医生,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跟医生去讨论自己要怎样治疗、要怎样用药。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完全就是她在查寻到跟自己相同的一个病例的治疗方案后自己跟医生争取来的,这是唯一一个写在研究性论文里的ITP病例。

Aki说自己性格很刚,不是轻易退缩的人。当医生不能为自己的病情尽心尽力时,要在尊重医生的同时为自己争取最好的治疗。Aki认为自己还是很幸运,及时地发现症状,并为自己争取了很多正确的治疗方案。

躺在病床上,Aki反复思考着还能做些什么?这微小概率的事件降临到自己身上,怎样让它的发生更有意义?她联系了莫得纳,并坚定地告诉了她的主治医生和血液专家,要他们上报自己的病例,如果需要,她甚至可以站出来,不要隐私,告诉所有人这个罕见却严重的疫苗副作用。

Aki说:“我不是反对疫苗,但是所有准备接种疫苗的人都值得知道真相。如果任何人不幸和我一样也因为打疫苗得了ITP紫癜,医生应该有一套规范的治疗标准。我和莫得纳联系了,我的诉求就是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和辉瑞联合,要收集数据、要研究,要有一套指导性的治疗方案。这样,所有得病的人,至少他们的家属不会像在佛州死去的Dr. Michael一样无助,他们也不会像我一样每天以过山车的心情看着自己的治疗方案反反复复。我相信科学仁术、医者仁心,可我也相信是病人的疾苦在推动这一切。如果没人报出来,就没有人会去研究;没有人研究,所有得病的人都是小白鼠,被反复试验不同的治疗方案。”

第3天面对未知不要害怕第二袋血小板输了之后,升到了5.4万,第三天早上再查还是5.4万,是个非常好的消息,Aki松了一口气。

新来的主治医生告诉Aki今天可以出院了,虽然很想念两个宝贝,可她害怕出院后血小板又降下来,又要再入院。另外,因为吃糖皮质激素使她血糖非常不稳定,前一晚打了小计量的胰岛素。还有一天的糖皮质激素要吃,Aki很担心血糖出问题,便决定跟医生谈一谈再说出院。

主治医生过来后语气严厉地说了两点,第一血糖高不会死,第二不能保证血小板不会掉下去,所以自己决定出不出院。从主治医生这里没得到任何专业意见,Aki想再多了解一点儿再决定,于是她要求和血液专家聊一下。很快和血液专家的通话解决了她的疑虑,专家说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一起起作用,使她的血小板稳定在了正常水平,如果可以再多留一天,再打一次免疫球蛋白,次日测完血小板就可以做最后决定。Aki决定,为了不再住院,就再多呆一天,等第4天早上的最终结果。

生的希望是坚持,Aki是武汉人,全部的家人都在武汉,而这个城市是中共病毒疫情的漩涡。她相信自己会和家乡一样,最终都会挺过来!因为都接受到了来自太多人的善意和鼓励,她会努力坚持。

在Aki生病住院的这3天,有好心人将她朋友圈原图发到了豆瓣和华人社交媒体,还有很多人主动联系她,帮她传播给更多的人知道,这让她感到自己虽然不幸但不孤单。Aki还主动联系英文媒体,希望疫苗副作用能引起更广泛的重视,还没有回复。她利用躺在病床上的休息时间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打不垮的566小姐姐”(strong566lady))和TikTok,她说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捐款,现阶段也不想打官司索赔。自己并不想当网红,只希望打疫苗患病的事能被公正客观地报道出去,能让更多准备打疫苗的人有一个心理准备,如果有人万一不幸,至少可以通过她的案例看到希望。能有微小的改变,就够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是Aki患病入院的第四天。下午,她发来好消息——出院了。在等美国红十字会那救命的血小板时,她曾想过如果输入了血小板还是没改善,也会追寻那个医生变成临床试验的一员。如果最坏的结果万一发生了,能为医学推进尽一份力,此生也算是个有理想的人了。

现在,病痛被医治并没有为此事画上句号,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理想要实现、很多爱要说出来。

来源:洛杉矶华人资讯网